哈工大4年大学毕业后,杨国华到中国矿业大学当老师。此后,考研读博,杨国华都是在中国矿业大学边教书边读书。
1986年,就在杨国华读研期间,他负责一个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——把煤渣当建筑材料,做水泥。杨国华是这个项目的技术负责人,从材料申报到答辩都由杨国华一手包揽。5年后,该项目顺利完成。
科研是很枯燥的,而5年时间说长不长,说短也不短。没人知道杨国华熬了多少个白天黑夜,遭受了多少挫折,大家只知道杨国华读研期间,就能挑起科研的大梁。
1991年,杨国华又着手煤炭科学基金项目和江苏省科研基金项目,研究燃烧烟气脱硫脱硝技术。
1993年,杨国华发明了一个分离大小煤的气力分级机,之后申请了专利。1998年,中国矿业大学把杨国华的这个发明专利写进了成果汇编里。不久,北京矿物局看到后,花97万元购买了杨国华的专利设备,而使用气力分级机处理过的煤出口到韩国,北京矿务局多赚了1个多亿。后来,郑州、山西等矿务局也纷纷应用这个技术。
1996年,杨国华负责一项国家“九五”攻关项目,分离煤炭中的石头。从煤炭里分离石头,常规的方法是用水把煤炭里面的石头洗掉,当然,这样的耗水量非常巨大。杨国华的导师利用空气和磁铁矿粉为介质进行分离,让煤浮在上面,石头沉在下面,减少了水的消耗,但刚从煤矿里出来的煤很潮湿,在分离同时,很容易把磁铁矿粉粘走,导致分离效果不好,磁铁矿粉消耗大。杨国华在导师的基础上有了质的飞跃,他把煤烘干,使工艺能够连续进行,成功实行煤石分离。这个项目在2000年12月成功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验收。
2002年,已在宁波大学任教的杨国华又着手研究“高温炉气高效过滤技术”。30多年来,高温除尘一直是国际上久攻不下的难题,国际上几种主流技术或耐温性低,或价格高、寿命短,或效率低,都未能真正攻克高温除尘这一难题。2004年,杨国华发明了世界首创的双层滤料颗粒床梯级过滤除尘技术,拥有8项发明专利,现已产业化,在冶金、煤化工领域应用。
科研真的很枯燥,一个大一点的课题所需时间短则几年,长则十几年。“科研道路上,挫折是不可避免的,有时候做了很长时间都没有得到任何有价值的数据。遇到挫折,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。”回忆起“高温炉气高效过滤技术”,杨国华感慨颇深。当时,为了开发一种效率高压降低的新颖颗粒床过滤器,脑子一天到晚高速运转。有一天晚上,突然有了灵感,想到了用上下两层颗粒层进行梯级过滤的奇妙思路,非常兴奋,但接下来,两层滤料的研制又成了拦路虎,它要求上层滤料要粗而轻,下层滤料要细而重,且两层滤料的粒径和密度要有很好匹配,能在同一气速下流态化,并且都要耐高温(800℃),这个课题难度很大,特别是上层滤料很难找,试验了几十次,失败了几十回,把能想到的材料都试了,甚至暂时不很考虑耐温性,连绿豆、小米等农产品都试遍了。某天,杨国华突然想到了保温材料。对,就是它了,分量轻,耐高温,价格又不贵。方向确定后,又是一次又一次的实验,终于获得了成功。这一技术,在宁波市、浙江省、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资助下,完成了从小试、工业应用示范到工业应用的研发与成果转化过程,完成了5个应用工程,成为目前国内自主研发的应用规模最大、最可靠的高温除尘设备。
两年前,杨国华又着手研究船舶脱硫技术。科学研究者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,而要时刻关注他的专业领域。船舶脱硫问题国外已有研究,但国内还是一片空白。杨国华在国外的基础上,发明了两个专利,这一次,他笑言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。
科研路上,要求科研工作者像神一样无所不知,无所不能,上得了实验台,坐得住板凳子,修得了炉子,做得了测试,分析得出数据,还能写得出文字。
杨国华不是神而是人。是一个刻苦的人,钻研的人,勤奋的人。仅此而已。